新冠肺炎疫情對建材工程咨詢業的影響和應對
中國建材工業規劃研究院/建材工業信息中心 教授級高工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建材專業委員會 秘書長
張士秀
疫情對工程咨詢業的影響
工程咨詢業是服務于行業發展規劃與政策研究、投資項目決策、工程建設項目前期咨詢評估與運維管理等業務領域的現代服務業,屬知識型和技術服務型產業,它和制造業以及傳統服務業受疫情的影響有所不同。前者受勞動力資源、原燃材料供應、物流運輸等影響因素大,疫情之下不僅市場需求受影響,生產和物資供應也受到直接影響,必須停產或減產。停產減產期間許多固定開支并不減少,有些反而還增加。尤其是有些連續生產型企業(如玻璃、玻纖等),疫情發生后市場需求萎縮,產品賣不出去,但為了保窯爐設備又必須不間斷生產,人員工資、社保、勞保、原燃材料采購供應等投入大幅度上升,企業生產越多虧損越大。甚至有些中小微企業因停產歇業和支付固定工資、社保、租金、稅金、貸款等疊加因素造成資不低債或破產倒閉。工程咨詢業相對而言,從業人員少且勞動關系相對比較固定,主要依靠知識、技能、技術、信息和計算機、互聯網、智能化等手段辦公和服務,可以網上辦公、異地辦公或實行彈性工作制,沒有原燃材料供應和外部運輸困擾。疫情下主要受業務需求、項目合同和項目工期進度影響比較大。有些正常情況下本該開展的咨詢服務項目或合同因疫情不得不暫停、推遲或取消;有些本應開工的投資項目因疫情不得不停工、停產。這樣勢必造成時間浪費、人員閑置,全年業務合同量的減少或者疫情過后勞動和服務強度的增加。
疫情過后建材工程咨詢業形勢
建材工業是重要的原材料工業,許多建筑材料和部品構件的需求與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疫情過后,國家為了穩經濟、穩就業、穩金融、穩增長,穩投資甚至以增投資為手段,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和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投資保就業和保經濟社會發展應當是大概率政策取向或不二選擇。另外,一些受疫情影響而停工停產的項目為了彌補損失也會加緊趕工期、趕進度。在此情況下,與基建投資,尤其是醫療衛生、健康防護、人居環境、生態治理、農業和鄉村建設、水利、交通、地鐵、城鄉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投資項目服務的大宗建材、新型建材,基礎性原材料,如水泥、砂石、商品混凝土、建筑構件和部品部件、玻璃、玻纖及玻鋼制品、防水材料、保溫絕熱材料等需求有可能增長或短期報復性反彈。但增長幅度和維持增長的時間周期有待觀察。而且需要提醒的是,盡管一些大宗傳統建材和基礎性原材料需求有可能增長和反彈,但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只要在原有產能基礎上通過對限產或錯峰生產作適當調整便有可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短暫性變化。因此冀希望于通過上新項目、新增產能彌補疫情損失的想法并不現實,由此也就不大可能傳導到建材工程項目咨詢和項目評估咨詢的報復性反彈。
疫情階段和疫情過后建材咨詢服務應關注的重點
一是密切關注疫情變化,適時調整工作目標、內容和方式。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處在防控關鍵時期,疫情變化牽動著14億人心,也是決定疫情影響的根本。春節假期過后按照中央確定的聯防聯控和復工復產的總體部署,雖然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企事業單位陸陸續續開始返城上班、復工復產,但多數人員和多數企業仍堅持居家隔離防疫,已經上班和復工復產的也遠沒有達到正常工作和生產狀態,下一步的疫情走勢仍難準確斷定,尤其是隨著復工復產面擴大,疫情會不會出現聚集性交叉感染和階段性反復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因此,在疫情尚未結束,疫情持續時間和疫情影響難以確切判斷的情況下,各單位現階段和全年工作目標任務都是可變的,必須根據疫情變化隨時進行調整。建材工程咨詢機構大多都具有信息化、網絡化辦公條件,有的甚至可以開展異地遠程教育或視頻會議?,F階段應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優先嘗試網絡化辦公、異地辦公、彈性工作制等工作方式,外部業務難以開展、業務工作不飽滿時,還可以進行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培訓,開展學術和科技講座交流等,在兼顧防疫和經營的同時,強化業務基礎和能力建設,把疫情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二是關注經濟形勢和政策走向,把握建材行業經濟運行,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很快就會恢復常態甚至進入更加忙碌的階段。國家和各地方、各部門、各行業、各大企業都將投入力量開展疫情調查、疫情影響分析和評估,并陸續出臺一些減災、脫困、扶貧、救助、扶持生產經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這些正是咨詢單位開展行業經濟咨詢、政策性研究咨詢和管理咨詢,為政府服務、為企業服務、為行業發展服務、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時機。如果把它視為咨詢服務市場災后的一種“報復性反彈”也并不為過,關鍵是有沒有這種意識和能力,能不能捕捉住機會。
三是關注疫情對經濟社會、人居環境、生產生活方式和產業結構、產業業態的深刻影響和變化,聯系各地建材行業實際,為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中長期發展戰略提供咨詢服務。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繼2003年SARS疫情以后我國發生的又一次重特大疫情。疫情雖然起源于湖北武漢,但影響波及到全國乃至全球許多國家。全國各省區市均啟動重大疫情防控一級響應機制,并被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為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本次疫情的發生和影響遠不止數萬人患病、死亡和由此帶來的防控救助等直接經濟損失,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醫療衛生、健康防護、人居環境、人們的生活方式、政府治理、社會管理等帶來深刻影響,尤其是當前我國正處在“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一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后經濟社會正處在調整、爬坡、轉型的關鍵時期,疫情的發生必將對我國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業業態和生產組織方式、科技創新等產生重大而深刻影響。對于制造業特別是建材制造業,除了傳統建筑材料繼續貫徹和實施節能減排、綠色環保、健康宜居等已有的基本發展理念和轉型升級,圍繞環境修復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軍民融合、以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類健康衛生、旅游保健等用品的開發,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和無機復合材料等將越來越顯示出重要而廣泛的用途。除此以外,機器人和智能制造、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線上線下交易、專業化現代化物流、產業融合、產業鏈整合、產學研給合等新的生產方式和業態必將加速形成,并對建材產業產生長遠的戰略性和革命性影響。建材工程咨詢應圍繞這些重要領域和重大課題進行深入細致的系統化研究,抓住近期全國和各地區、各行業、以及一些大型企業即將開始推進的“十四五”規劃編制,爭取更多的規劃咨詢和企業戰略咨詢服務機會。
四是關注建材行業投資和建材工程建設項目動態趨勢和變化,尋找、跟蹤和開辟更多的工程項目咨詢,為建材行業綠色化、智能化、園區化、國際化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咨詢服務。
工程建設項目咨詢是絕大多數建材工程咨詢單位最重要的核心業務。此次疫情過后,除了受疫情影響被迫停工的項目要加緊趕工期、趕進度,各地為了彌補經濟損失、穩增長、穩就業、調結構,除了刺激消費,一定還會想盡千方百計擴大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和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投資。建材行業各咨詢單位不管是綜合性咨詢機構,還是建材專業咨詢機構都應在做好已有項目趕工期趕進度服務的同時,密切緊蹤各地新投資、新項目動態,爭取在項目咨詢、評估咨詢業務上多承攬一些新的項目。